[外特/外交特考 心得]

簡單來說,外特可分為二階段考試:第一階段,測試考生的專業科目及語言能力,包含筆試兩天和口試一天;第二階段則測試考生主持會議的功力。

今(96)年外特第一試的部份和去年比起來,有相當程度的更動。首先,國際關係和國際公法合為一科,於是由原本八科變成今年七科;其次,取消了「中華民國憲法」和「近代史」,以「比較政治」和「外交史」替代之。所以統整下來,目前考試科目為:國際關係(含公法)、比較政治、外交史、經濟學、國文、外語筆試(含英文)、外語口試。其中最後兩科比重最重,也就是說外語能力在今年以後的外交特考將會變成決勝關鍵。

 

專業科目比重

外語科目比重

國際關係(含公法)

12%

 

比較政治

12%

外交史

12%

經濟學

12%

國文(含公文寫作)

12%

外國文(含英文)

 

20%

外語口試

20%

國文的選擇端視個人學習過程中的國學常識,可以略過。比較特別的是公文寫作有一定的格式,考試大多也是考下行文,如何發函給下屬機關。同學要把公文格式背熟一點,試著記憶幾個公文用的專用術語,就可以輕鬆應付。難是難在作文,因個人主觀認定問題,至少起承轉合四步驟是一定要做到的。再來就是要能圓融不破,對各個題目都能有自己的見解,才有拉分的機會。這些都需要平常的練習。

一般來說,經濟學是大家心中永遠的痛。經濟學不太能以自修的方式學習,所以一個好老師是必須的。另外,除了補習班講義,建議買大學用書作為參考書。經濟學是不管考前考後都很重要的一門學問,對考試和未來投資理財都有相當助益。同時若程度好,亦為拉分關鍵。

國際關係和國際公法,想必都是許多以往考生的重點。然而今年合併為一科,投資報酬率整整少了一半。加上這兩科的參考書和參考資料比山還高,因此建議同學採大方向記憶閱讀,切勿鑽牛角尖去背一些細則表格。少數需要記憶的,當屬相關文章中的英文字,因為很可能成為解釋名詞出現。本科目以往有四大題,其中第一大題為解釋名詞共五小題,其餘三題為申論題。合併後有可能變成五大題,第一題仍為解釋名詞,其餘四題則國關公法各半。國關需記熟一些專有名詞如XX主義、XX建置等,對國際組織的認識更不可偏廢;公法則是建議詳讀資料後,熟讀相關判例,並分析這些國際判例中,哪個部份屬於哪個單元。以理解的方式取代背誦,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。國關老師授課活潑,教材深度、廣度兼具;熊武老師思路清晰,以法律背景結合國關理論,不只帶出重點,更能指出考點,令人佩服。

比較政治是今年第一次考的科目,大家普遍都表現不好。考試方向偏重於政治理論而非政府型態比較,因此本科目其實需要先研讀政治學相關書籍後,才好入門。

外交史應該是第一試中最能穩穩拿分的科目,是我今年所有考科中表現最亮眼的一門。準備考試要同時準備中、西外交史,最好年代能夠貫通,例如西洋外交史某事件如何影響到中國外交史。歷史考高分的秘訣,在於對考古題的掌握。基本上各研究所入學考試的考古題都應該拿來參考,就算沒有親自練習,至少也要了解題目的動向,以及出題重點。宇智波老師勝在既能以說故事的方法講解歷史,更能以國際政治理論勾勒出考試方向,解題技巧更是完全符合典試委員的喜好。

外國文的致勝關鍵主要有兩個:答題速度和語言能力。首先是答題速度方面,建議先把題目完整看一遍,先把英文選擇題答完後,再仔細回答語言的翻譯或作文題目。語言能力的培養則端視各考生的素養,大量的閱讀可以增加語彙實力,看到翻譯題才比較不會傻眼;其次句法分析練習有利於看懂題意,同時也會使外國文的寫作更有該種語言的語感。練習外國文時不必專注於政治、國關議題。以歷年西班牙文組考試為例,各種生活題材都有可能成為題目,反倒是外交、國際關係類的題目較少出現。

外語口試通常為三分鐘自我介紹,然後考官開始問問題,這些問題通常與考生的背景和履歷有關。例如大學在社團中活躍,就可能被問到學生活動的內容;研究生也常被詢問論文的主題和為什麼選這個題目。若考生的外語口語能力不佳,履歷越簡單越容易預測考官的出題方向;口語能力好的考生,若能對自己的專業侃侃而談,最後的分數會比較高。

綜觀而論,準備第一試要注意以下幾點:1)專業科目需要聽課,了解時事及出題方向;2)平時唸書就要整理筆記,考前兩個月將時事納入筆記中,可以事半功倍;3)盡早組成讀書會,不只一起唸書更要一起寫考古題,在考場內的反應速度才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外特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