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外交史準備重點及考試出題方向解析
「近代外交史」是從2007年新增的考試科目,從外交特考考古題當中可判斷命題老師已經捨棄以往「中國近代史」、「本國史」僅強調「內政」的命題傳統。近代外交史是最容易取得高分並可因此拉開與其他考生分數差距的「關鍵科目」,也是C/P值最高的科目,只要能夠在這科拿到不少分數,就有機會和其他考生分出高下! ➛ 成功踏入外交部的秘密
近代外交史考試重點
• 近代國際關係的演變歷程:
權力、權力平衡與國家利益在此間的運作及影響。
• 西洋外交體系的發展與變遷歷程:
從1815-1991年間的重要大事是主要出題重心,期間發生包括:維也納會議、歐洲協調的建立與崩潰、克里米亞戰爭、義大利及普魯士的統一和現代化、俾斯麥同盟體系與反同盟體系的建構、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、凡爾賽-華盛頓體系的創建和發展,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與國際聯盟(集體安全機制)的建立、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國際體系變化 、美蘇冷戰的發展及影響、冷戰的結束與衝擊等。
• 清末及中華民國外交局勢的發展歷程:
從1840-1991年期間的發展為主要命題範圍,這段期間的外交史可分為三個階段,包括:
✓ 清末外交史
✓ 大陸時期的中華民國外交史
✓ 遷台後的中華民國外交史
• 當前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:
特別對於台灣的地位問題、美中台三角關係、中華民國對於國際社會(國際組織)的參與及如何演變?
近代外交史如何準備
• 養成動手作筆記的習慣,可以將外交史依年代、時期,或發生的重大事件來作列表!可以快速記憶重點!
• 先記憶事件的相關年代,再記憶內容,比較不容易將事件的先後順序混淆。
• 設計簡便、易於背誦的之口訣,在「傳統題型」的記憶極為有效。
• 中國外交史與西洋外交史應盡可能對照閱讀(特別在1840年代以後),以求強化記憶,最終達成融會貫通之目標。
• 作答時留意考題的配分標準以及每題可分配之空格與時間,掌握命題核心後依照「綱舉目張」要領,設計適當小標題同時撰寫內容,將可提高閱卷老師印象並拉高分數。
• 命題範圍雖集中於「近代」(1815-1991),但仍有可能跨越時間前後分期出題,這部分也要注意!
TKB外特學員近代外交史準備技巧
劉OO 考取:外交領事人員葡萄牙語組 |
---|
近代外交史這科的趨勢其實是跟國際現勢做結合,並且加以分析(例如層次分析法),因此不必將歷史事件、條約都背的一清二楚,而是必須去理解該歷史事件發生的當下,該國是如何做決策。 |
宋OO 考取: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一 |
國際關係與近代外交史的基本功就是掌握歷年外交特考考古題,但國關部分常考時事題,因此考前三個月務必瞭解國際重要新聞時事,有可能直接出時事題,就算沒出題,時事也可以拿來當作實例論述,增加答題深度及廣度。 |
章OO 考取: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一榜首 |
近代外交史注重記憶背誦,近年外交史題目多關注一、二次世界大戰,可多了解相關細節,並輔以大國外交等課外素材,增加寫作豐富度,較可寫出不一樣的內容。 |
姚OO 考取:外交領事人員日文組榜首 |
許多外特考生對於近代外交史的準備方式是強記重要年代,但我認為這個方式很難上手,要理解歷史必須用邏輯因果去理解。例如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源自於日本偷襲珍珠港,但為何日本採取如此行動?其原因是受到美國的石油禁運,若是日本靜靜接受此結果,則石油槽會在一年內乾涸,東條英機內閣雖然態度已轉向不希望對美開戰,但在不願意放棄在中國的利益以及美國的不願退讓下,最終採取如此孤注一擲的方式。我相信這樣的方式有助於外交史的理解,書寫上也建議採取「層次分析法」,也就是體系、國家、個人三個層面,方能更快上手。 |
王OO 考取: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一 |
TKB近代外交史老師的講義已相當完整,課堂上除了教授申論題的答題架構,也會透過地理位置、民族主義、民主、經濟與權力平衡等觀點,帶大家思考問題,而非只是單純的背誦記憶,對國關與外交史的申論題都有相當幫助。另建議多練習外交特考以及台政研究所的考古題,因為相較於其他科目,近代外交史重複出題的機率相當高,常常是一樣的內容換個方式問。 |
陳OO 考取: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一榜首 |
我準備近代外交史是以TKB補習班講義為主,近年考題也常考歷史和現在國關時事的比較,所以讀外交史時也可以連結近期時事一起準備。 |
立即諮詢課程與免費試聽↓
◪更多外交特考相關資訊